近年来,嘉峪关市人民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平安建设为主线,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来抓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自治、法治、德治“三治融合”,通过构建“党委领导、法律护航、社会协同、公众参与”一体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,推行“三步骤”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工作法,及时有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,稳步推进社区治理取得新成效。
坚持自治创新“枫桥经验”
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
争做网格“和事佬”。在调解居民矛盾纠纷、构建和谐社区中,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“连接器”作用,真心实意与居民沟通,想民之所想、思民之所思、排民之所忧、解民之所难,争做居民的“贴心人”“和事佬”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,真正实现了“小事不出网格、难事不出社区”。如楼下住户反映,楼上住户装修造成她家卫生间顶部漏水、浴霸进水受损,她多次与楼上住户协商未果,便寻求社区网格员帮忙调解。网格员接到反映后,第一时间上门走访,经过核实认为该漏水问题不仅仅是邻里矛盾,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。此次调解中,调解员以理说法,从邻里关系的相处和法律的角度进行劝说。为了防止矛盾激化,调解员又单独对双方多次做思想工作,最终,楼上住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同意维修漏水区域;楼下住户表示只要解决好这次漏水问题,浴霸烧坏造成的损失自己承担,以后还会和睦相处。就此,一场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和安全隐患得到了妥善的处理与解决。
搭建小区“家常点”。社区在每个居民小区都设立了“家常点”,将“桌上谈”“闭门办”变为“实地看”“现场议”,做到“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”,通过与居民话家常,拉近邻里距离,在谈笑间与矛盾双方当事人“拉家常”“摆利弊”,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、定分止争,将矛盾化解于无形。
充当社区“调节器”。社区居委会成员主动作为,积极参与社区纠纷调解。人民街居民李某从小在其奶奶家与奶奶、叔叔一起生活,后未经家人同意与人结婚生子,在办理户口迁出和给孩子办理落户手续时与叔叔发生矛盾,叔叔以李某与其奶奶有矛盾为由拒绝配合,双方多次交涉未果后,便寻求社区居委会帮忙调解。社区居委会主任以“过来人”、朋友的身份和其叔叔喝茶聊天,经过多次上门分别做工作,并以《民法典》适用条例耐心解释,双方最终达成谅解,矛盾纠纷得到了化解,这也仅是居委会成员参与矛盾调解的一个缩影。
坚持法治拓展“枫桥经验”
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
健全共驻共建协调机制。积极推进社区事务与相关单位共建共治共享,形成了“横向到边”的基层治理工作格局。社区网格员接到辖区多名居民反映,在小区门口新开了一家殡葬用品专营店,门头广告和宣传内容给本小区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不适,甚至引起了民愤,称要上访解决。针对此项问题,社区第一时间与民政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综合执法局等单位咨询了相关政策法规,协调共同实地现场办公。通过与店主进行思想交流、换位思考、政策引导等方法,以尊重公序良俗和居民的情绪感受为出发点,店主现场拆去了广告牌,将门店改为办公室,不再经营殡葬用品,有效化解了居民困惑,并将一次集体信访势头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创新依法普法用法方式。不断提高社区普法工作实效性。持续做好“以案说法”普法教育,利用微信公众号、居民微信群等新媒体,及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,做到家喻户晓。依托社区住派律师,在便民大厅设置法律咨询、法律援助岗,每周二开展法律咨询,引导居民学法、懂法、用法,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工作对社区依法治理、化解社区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,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。
持续发挥“三官一律”作用。依托社区“三官一律”平台,凝聚政法资源合力,发挥“三官一律”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和专长优势,打造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“前沿阵地”,创新矛盾纠纷化解“联调联动”工作方式,对辖区突发的矛盾纠纷问题,做到第一时间发现、第一时间处置,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。通过“三官一律”联席会,先后调处矛盾155件。
坚持德治深化“枫桥经验”
用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办法
用理调处,打好“政策牌”。用好临时救助、就业培训、就业扶持等帮扶政策,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,真正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政府的温暖。尤其是社区积极作为将辖区10岁失学流动儿童联系送至酒泉儿童福利院,解决孩子就学、生活保障问题。
用德调处,打好“五老”牌。根据社区实际情况,召集退休老干部、老民警、老党员、老军人等德高望重人员组建“五老”队伍,利用“五老”人员亲和力、说服力、感染力比较强,威望优势、经验优势、亲情优势比较明显的特点,组织“五老”人员经常向居民宣传有关政策、法律法规,对居民反映的新情况、新问题进行释疑解惑,及时收集社区群众意见和建议,协助社区排查化解纠纷矛盾,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落地落实。
用情调处,打好“感情牌”。社区总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经验,集结了一支以社区工作者为主体,楼栋长、物业公司、业主委员会、志愿者、热心居民等社会力量齐参与的人民调解队伍。辖区居民反映楼上漏水引发的矛盾,调解员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原因,双方多次沟通未果,调解员多次调解无效但且居民对调解员已有排斥心理,继续调解收效甚微,要想化解矛盾,必须另辟蹊径。为解决纠纷,社区充分借鉴发挥“枫桥经验”,让该楼楼栋长积极参与到此纠纷调解,利用“家常点”,茶余饭后在谈笑间与矛盾双方当事人“拉家常”“摆利弊”,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,楼上住户第二天就更换家中水管,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用心调处,打好“人文牌”。通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活动,营造“户户争创好家风、人人争当文明人”的社会氛围,进一步促进和谐稳定。依托“庭院党支部”阵地探索设立“家常点”,欢迎小区居民拉家常,在家门口分享快乐、倾诉忧愁,让社区在与居民拉家常过程中掌握民意,让居民不跑路,又解决了问题、增进了感情,稳步推进社区综合治理工作,提高居民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。(嘉峪关市委政法委供稿)
上一篇:双流:房屋装修太“任性”,严查!
下一篇:年底完工!首批精装样板房亮相